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华网】湖北与非洲贸易额已超500亿元

作者/摄影:连讯 审稿:陈凌 出处:党委宣传部 点击量: 日期: 2025-11-20

  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20日在武汉开幕。新华网连迅摄

  新华网武汉11月20日电(连迅、陈凌、张雨娇)湖北与非洲在科技、经贸等方面合作交流近年来不断深化,去年贸易额已超500亿元。

  笔者是从20日在武汉开幕的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获悉这一消息的。当天,来自中国及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43个国家(地区)约800位嘉宾聚焦产业对接、科技创新、文明互鉴、现代农业、卫生健康、绿色发展等领域,共话创新合作新机遇,携手逐梦现代化。

  非洲嘉宾参观湖北特色科技成果展。新华网连迅摄

  湖北特色科技成果展台前挤满参观的非洲嘉宾。在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Xpress智能模块化磁控胶囊内窥镜系统展台前,一波接一波非洲嘉宾前来咨询。

  “智能模块化磁控胶囊内镜系统,可实现全自动检查、阅片,并形成报告。”安翰科技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监刘梅介绍,患者只需吞下一粒无色无味的胶囊,约8分钟后,系统即可完成患者胃部检查,3分钟就可生成一份详细智能报告。

  非洲嘉宾咨询了解安翰科技公司的智能模块化磁控胶囊内窥镜系统。新华网连迅摄

  目前该产品已在中国一些县级医疗机构得到应用。非洲嘉宾认真聆听介绍,表示回国后将推荐这一产品。

  鄂非科技交流合作密切。目前,湖北省科技厅牵头打造覆盖非洲国家的创新合作体系,与150家国内和非洲国家相关机构建立协作网络。作为国家级对非创新合作平台,位于湖北的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已在非洲布局6家分中心,组织中非112家机构加入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当天,论坛组织了中-坦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中国-埃及天然活性多肽资源发掘与利用联合实验室、芝麻育种与产业化开发合作等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产业项目对接,签署合作协议39项;集中授(挂)牌成立“非洲智能建造推广中心”“武汉市(中国—埃及)植物生物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服务平台23个。

  湖北工业大学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共建中埃天然活性多肽资源发掘与利用联合实验室。新华网发(湖北省科技厅供图)

  其中,湖北工业大学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签订“共建中国-埃及天然活性多肽资源发掘与利用联合实验室”协议备忘录。该实验室致力于研究从天然资源中发掘具有抗旱、促生功能的活性多肽,以科技创新助力提升非洲地区农作物产量与粮食安全。

  在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推动下,中非关系越走越近。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彭育园介绍,湖北工业大学主动对接中非合作需求,在工业创新与技术转移、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联合培养、工业化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进展。千多名非洲留学生从湖北工业大学毕业,一个个高能级中非合作项目与平台在湖北工业大学落户,一项项中国专利和技术在非洲落地生根。

  本次主旨论坛发布《非洲粮食-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科学行动计划(2026-2030)》《中国农业科技减贫经验案例及国际合作(英文版)》《非洲工业化蓝皮书(2024)-聚焦新能源产业》3项重磅成果。在“离岸视点”环节,中国-南非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华新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分享合作经验。

  非洲嘉宾在论坛现场合影留念。新华网连迅摄

  近年来,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快速发展,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湖北与非洲经贸关系不断加强。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非洲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29.5%。湖北表现尤为突出:同期对非出口285.3亿元,同比增长53.4%,远高全国水平。

  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湖北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交通区位、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市场空间等多重优势叠加,在中国发展全局和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是全球投资者在中国区域板块的最佳选择之一。湖北将从创新政策、创新平台、创新氛围、创新服务四个方面统筹发力,努力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陈凌
扫一扫分享本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