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指导,常州大学主办的第四届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在常州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200余所高校,共计500余位嘉宾和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公布现代产业学院典型案例名单并颁发证书,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湖北工业大学芯片产业学院等15个学院的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现代产业学院是由高校联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的产教融合新型办学实体,旨在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20年教育部与工信部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明确其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原则,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湖北工业大学芯片产业学院作为首批50家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之一,在教育部、工信部、省教育厅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打造芯片制造全流程实践平台,紧扣产教融合精髓,对“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机制、平台、师资、路径等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学院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的七大建设任务展开工作,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科教、产教、中外协同培养芯片产业人才的机制,有效解决了目前芯片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六共三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行业、社会认可,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了良性循环,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升,芯片产业人才培养及输送初见成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示范效应,为推进湖北区域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振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