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工业大学青年设计团队凭借作品《“智汇长虹,云焕乡旅”阿里云赋能开化文旅设计创新》,成功斩获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擂台赛人工智能领域“擂主”。

这个项目源起于一次田野调查。
今年夏天,该校艺术设计学院组建了一支10人的青年设计团队,走进浙江省开化县长虹乡的青山绿水间,想用专业所学为乡村做点事,让沉睡的乡土文化焕发新生。
“第一次踏上长虹这片土地,我们就被深深吸引:台回山万亩梯田如诗如画,夜晚星空静谧璀璨,空气中飘荡着气糕的香气,村头巷尾流传着状元文化的传说……”团队核心成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翁蕾回忆。
然而,惊艳之余,现实的困境扑面而来。“高温酷暑的调研中,我们常因为路牌导视不清晰,走了很多冤枉路。”团队负责人龙家奥苦笑道。同学们的调研笔记上,清晰地记录着痛点:导视系统模糊甚至缺失,游客体验大打折扣;龙顶茶、土蜂蜜、山茶油等当地土特产,包装简陋、品牌形象模糊。
“这里优质的文旅资源就像散落的珍珠,缺少一根串珠成链的线。”团队指导老师舒蕾一针见血。这条“线”,正是风格统一、主题鲜明且富有吸引力的视觉形象系统。
恰逢此时,“挑战杯”揭榜挂帅擂台赛榜单公布,阿里云发榜了“AI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命题,这与团队的调研不谋而合。他们果断揭榜,想用AI为笔,人文为墨,为当地文旅和农产品重新设计 “数字名片”,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青春路径。
面对设计任务重、风格统一难等挑战,这支年轻的队伍没有选择传统的人海战术,而是大胆尝试“人机共创”的新模式。
“我们构建了一套基于阿里云平台的AI辅助设计工作流,让AI成为我们的创意助手,设计效率提升了数倍。”龙家奥介绍。这个过程充满了探索与磨合,团队将前期拍摄的素材预处理后,把梯田线条、村落轮廓、状元帽形态等当地风土文化符号作为基础素材,导入Stable Diffusion模型让图生图。这个过程并非一键生成那么顺利,AI会产出大量结果,但它们可能结构松散、细节失真。团队通过反复调整参数,用精准的语言和草图“引导”AI,再对海量方案进行筛选、优化,确保设计能充分展现当地的文化内涵。
AI为设计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但又缺乏精准的审美。翁蕾补充道:“AI是理性的,但它不懂长虹背后的文化故事。”经过数月的创作,团队的结晶——“虹链”主视觉系统终于诞生,这是由长虹特色LOGO、文旅标识和文化元素图形组成的一套具有高辨识度的主视觉系统。
“‘虹链’寓意着用视觉的链条,将长虹乡分散的文旅资源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舒蕾介绍,“虹链”最直观、最生动的应用,是长虹土特产品的包装,让包装盒自己“开口说话”,讲述长虹背后的乡土故事。
在设计龙顶茶包装时,团队让AI学习了大量中国风山水、田园插画的笔触、色彩和构图逻辑,再用前期拍摄的长虹实景素材一同训练Lora模型,最终生成的插画风格设计图,既有国风意境美,又精准体现醇香龙顶的生态底蕴。在土蜂蜜包装设计中,团队引导AI描绘出繁花似锦的山野与勤劳忙碌的蜂群,传递天然纯粹、充满生机的温暖。在山茶油包装上展现当地古法榨油的场景,凸显长虹古朴榨油工艺的悠久历史与厚重。团队用纯净、健康、质朴、自然的设计理念,为长虹乡土特产设计了一系列包装和插画,配合当地梯田茶园、山林村落、油菜金黄、稻浪翻滚等四季景致,融入到承载长虹文化与历史故事的“长虹风物长卷”中。
“每一个包装,都是一封来自长虹的邀请函。”翁蕾拿起一款亲手设计的包装盒深情地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盒子,让消费者了解当地特色产品,感受长虹深厚的文化。这就是我们设计青年用自己的方式,讲好文化故事。”目前,该设计方案已得到当地文旅部门高度认可,部分包装设计即将落地试用。
“AI是冰冷的,但当它扎根于土地,倾注人的智慧与情感,就能生长出最美的花朵。我们很幸运,有机会用AI让乡村更美,用设计服务人民。”龙家奥感慨道。
当人工智能的与乡村田野碰撞出火花,让古老村落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未来,湖工大设计青年们还将执AI新画笔,解锁更多色彩密码,绘就更多时代新画卷。(通讯员 朱梦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