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武汉光谷院区儿童保健科联合湖北工业大学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点亮星星的旅程》文艺演出,旨在通过艺术形式,宣传孤独症儿童的早期筛查与康复治疗,呼吁社会给予这一特殊群体更多关注与支持。

演出在五位小演员的表演中拉开帷幕,湖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以精彩的舞蹈,诠释了孤独症儿童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随后,随着钢琴曲《虫虫飞》流淌而出,旁白深情讲述着孤独症儿童的特点:“有这样一群星星的孩子,他们不盲,但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他们不哑,但却不知如何开口表达内心。”

在“筛查之光”环节,光谷院区的医师们通过专业且温情地演绎,重现门诊真实场景。医师手持红色预警征象卡片,向“家长”解释“18个月不会指物”等早期征兆时,这一平常却又意义重大的场景,深刻诠释了“早一天发现,就多一分希望”的理念。
《康复之路》则将康复训练的艰辛与希望徐徐展开。湖工大学子清澈的歌声《一路生花》中,舞台上呈现出一个个康复训练的感人瞬间:从最初艰难的仿说“啊”,到清晰喊出“妈妈”;从摇摇晃晃地学步,到成功完成平衡木挑战。“奥尔夫音乐治疗”环节尤为动人,学子们用节奏与律动,为特殊孩子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背景视频里真实的训练画面,与舞台表演相互映衬,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康复路上的坚实步伐。
当《最好的未来》旋律响起,医护人员、康复师、学生和孩子们手牵手走上舞台,以手势舞传递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许。

“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用艺术之光照亮科学之路的尝试。”光谷院区儿保科吴主任感慨道。湖北工业大学指导老师周泓也表示:“看到学生们在排练中逐渐走进特殊儿童的世界,这本身就是最生动的生命教育。”
数据显示,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超过1300万,儿童群体患病率约为1%,且尚无药物可以治疗,多数患儿预后不良,成年后往往不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以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未来生活。
责任编辑:秦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