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由教务处和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数智教学全流程实战经验分享”在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各学院350余名教师踊跃参与,共同探寻数智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本次活动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韩东主持。
 
 
活动现场,三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结合自身课程教学实践,分享了数智技术应用的宝贵经验,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的教学盛宴。
外国语学院陈燕琴老师以《数智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促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式学习》为题分享。她围绕数智技术助力教学转型的核心,提出“AI不总是拐杖,也可以是教练”的创新观点,引用“教育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的名言,呼吁AI时代教师需转变观念:运用AI并非“省掉努力”,而是借助技术“加深成长”,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场景。
理学院闵锐老师以《从工具到思维:AI赋能大学物理教学——做“有温度的教学厨师”》为主题,提出独特的“厨师思维”:将教师比作“教学厨师”,学生为“食客”,知识、能力、价值观分别对应“食材”“营养”“调味”,AI则是“智能厨具”。他结合“多普勒效应”案例,强调“AI是工具,育人是初心”,教师需用教学经验二次优化AI资源,聚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做有温度的教学实践者。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王薇老师以《工科基础化学智慧课程全流程设计与实践》为题,分享工科课程数智化实践路径。她提出数智教学需经历“准备做、开始做、坚持做”三阶段,建议教师从简单任务入手,结合需求选择AI工具。她主张:“老师不会被AI取代,但不懂不用AI的老师一定会被时代淘汰”,引发广泛共鸣。
整场活动内容丰富、干货满满,三位教师的分享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示范,为我校教师搭建了数智教学经验交流的桥梁。参与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分享,对AI赋能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掌握了诸多可直接应用于课堂的实战技巧,将在后续教学中积极尝试数智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创新。
本次经验分享是我校AI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与智慧课程建设系列培训的第二场线下集中活动。在系列培训的后续活动中,我校将持续聚焦教师在数智教学中的实际需求,搭建更多交流分享平台,助力教师提升智慧教学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跨越,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秦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