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我校智能农场技术得到全省示范

作者/摄影:张新文/张三强 审稿:王雷 张道德 出处:农机院 点击量: 日期: 2025-07-25

7月22日,湖北省水稻无人化种植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推广现场会在浠水县召开。现场展示了智能拖拉机、无人驾驶插秧机、农用无人机等新型智能农机在“双抢”稻田的集成应用场景。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姜卫东出席现场会,湖北工业大学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应邀参会。

浠水县禾溢园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是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黄冈市、浠水县建设的全省首批智慧农场,面积约500亩。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今年农场新引进智能拖拉机,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24小时在田间自主作业,效率比人工驾驶提高30%以上。农场同时采用无人机运输秧苗、无人驾驶插秧机插秧。之前人工往返取苗,一个人一次最多挑40公斤,十分辛苦。无人机飞行高度可达1500米,最大时速约每秒20米,最大载重达85公斤,一次作业便可满足一亩半农田需求,效率较人工提升约20倍。另外,农场引进的智慧农场无人化种植作业信息管理平台,将500亩示范田细分为若干地块,可实时查看每块田块的农机作业、气象、土壤、水质、虫害等各项数据,现在坐在办公室也能实时掌握作物长势与环境。

湖北工业大学农机院张三强博士表示,作为智慧农场技术支持方,我们通过推广智能农机,目前基本实现了水稻无人化耕种管收作业,减轻了水稻种植的人工强度。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平台监测的数据,精准管理稻田,提升生产效益。团队正联合相关企业开发智慧农场管控系统,把相关数据接入湖北省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管控平台,实现智慧农场数据共享,建立数据库。未来,将结合云计算等技术,通过数据归纳、分析、对比,自动生成作物长势图、病虫草害分布图等多种“电子处方图”,为田间管理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撑。

据悉,今年我省将在武汉、荆州、襄阳、黄冈等地,遴选一批有潜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试点推广涵盖自动化数据采集、无人化田间作业、智能化管理决策等环节的智慧农场技术集成方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农机发展处及农机作业服务处、省农机化推广总站,以及武汉市、黄石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农业(农机)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市农科院农机化所等单位技术专家参加会议。

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327520/3884844/0?w=1753420498957&uik=HOA64WlD&share_plat=wechat&sec=0eeb50bd&contentType=5&historyback=1&tencentShare=1


责任编辑:陈凌
扫一扫分享本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