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育园
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关于中非合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中非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非洲作为工业化初期的大陆,对科技及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习近平主席在2024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中提出的“六个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为地方工科高校在这一领域作为指明了方向。
非洲初期工业化的呼唤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红利,但其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目前仍是全球工业化程度最低的地区。在全球工业产出和制造业出口份额中,非洲占比极低,其工业部门对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及中等发达地区,甚至远不及南亚、拉美及加勒比等中低收入地区。大部分非洲国家的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率不到15%,有些国家甚至低于5%。可以说,工业化是非洲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创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
《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版蓝皮书显示,中非基础设施“硬联通”已迈上新台阶,但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人才的缺乏仍是制约非洲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非洲迫切需要引进先进科技,培养本土技术人才,以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及工程技术人才成为非洲工业化道路上的“金钥匙”。
地方工科高校作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摇篮,与地方企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具有大量成熟的科研技术及丰富的成果转化经验,为区域经济发展及中国工业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高校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还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参与建设的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日益增多,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地方工科高校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中非科技合作迎来“向新力”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下,中非在新科技、新能源、新产业领域交流日益密切。近期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同非洲发展战略深度对接,更是为中非合作打开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一方面,地方工科高校可以直接向非洲转移成熟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快速提升工业化水平。例如,湖北工业大学与苏丹国家能源研究中心合作建立的“中国-苏丹新型光伏生态农业联合实验室”,结合双方优势,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在解决苏丹等非洲地区电力供应不足和干旱缺水对农业发展的问题上,已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地方工科高校可根据非洲的实际需求,对现有技术进行本土化改良和优化,使其更加适应非洲本地的环境和条件,甚至还可以携手企业、产业共同“走出去”,在非洲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基地,实现深度产教融合。
中非探索新质生产力相关合作,人才培养将是一大重点。一些高校在非洲设立了分校或研究中心,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非洲的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根据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非高校可以持续扩大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帮助非洲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地方工科高校的生动实践
作为教育部“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之一,湖北工业大学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非工业创新合作中心”,在服务中非工业创新合作及技术转移、青年创新创业、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工业化问题智库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技术转移合作领域的优势,主办“2022年首届中非工业创新与技术转移合作论坛”,承办“2023中非创新合作先进适用技术发布推介会”,发布《对非先进适用技术项目合辑》,推出378个产业合作及技术转移对非征集合作意向项目。
二是搭建合作平台。与文达大学揭牌成立中非氢能战略研究院、中国-南非光伏氢能联合研究中心,与中非企业、工业园、产业园、高校共建10多个“中非工业创新及技术转移示范基地”,中非创新合作中心授牌学校建设“中非工业创新及技术转移示范基地”。
三是加强人才交流。将中非合作战略与创新创业深度结合,与国家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南非文达大学、肯尼亚内罗毕大学签署共建“中非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协议;与中铁十一局、华坚集团、天唐工业园等大型中资企业达成毕业生就业推荐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创新创业合作意向;与赞比亚ZCAS大学成立国内高校首个科技创业创新中心。与埃塞亚的斯亚贝巴科技大学共建“中非青年创新创业联盟”。湖北工业大学-南非文达大学绿色科技孔子学院,是习近平主席2023年对南非国事访问成果清单项目之一,已成为深入推进中非绿色科技领域科研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的优质平台。同时在职业技术培训、工业化问题研究方面持续发力,与国内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合作举办首期太阳能技术及应用培训班,联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发布非洲工业化蓝皮书《非洲工业问题研究报告(2023)》。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