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湖北工业大学与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会联合主办,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大食物观与大健康管理学术研讨会暨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0周年学术院庆和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湖北工业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校友代表齐聚巡司河畔,以学术交流共庆学院华诞,为城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上午9时,开幕式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彭育园、校长宋小春、校纪委书记秦防修、湖北省社科联学会工作部主任陈弘、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会会长陈池波和罗必良、张俊飚、彭良才等学者出席会议,省内外各兄弟高校、校企合作单位、研究会特邀嘉宾,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学院校友及师生代表400余人参与。开幕式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卫主持。
彭育园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健康中国建设协同推进指明了方向,“大食物观”“大健康管理”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契合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追求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将成为学校“双一流”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支撑领域。彭育园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成就,并指出经济与管理学院40年的发展历程是学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期望学院以此次学术院庆为新起点,广泛凝聚共识,加快学科交叉,在建设学术型学院和申博工作中展现更大作为,同时希望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会能够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多方智慧,为城乡统筹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陈弘在致辞中肯定了会议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鼓励学者深化社科研究,推动成果落地。陈池波回顾了研究会发展历程,阐释了年会核心议题,呼吁多方协同探索城乡统筹新路径。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王德发、学校广州校友会会长夏威、学院学生代表毛卿卿分别作为师生及校友代表发言,回顾学院发展历程,分享成长体悟,表达对学院未来的美好祝愿。


大食物观与大健康管理学术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三位知名学者围绕主题作了精彩分享,报告环节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平主持。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罗必良以《大食物观:新质生产力视角的理解》为题,从新质生产力内涵出发,阐释农业升级路径与多元食物体系构建逻辑。浙江农林大学二级教授张俊飚在《推进大农业大食物观践行的科技支撑体系》报告中,强调科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赋能作用。湖北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彭良才以《碳能循环的中庸之道》为题,从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角度,为大健康产业链的绿色转型提供前沿技术发展思路。随后,郑家喜作研究会2025年度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研究会在学术研究、平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并明确了下一阶段聚焦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工作方向。



研讨会举行期间,五个相关主题平行论坛在学校文科楼同步举行。论坛围绕“食物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开发”“营养健康产业链构建”“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议题,与会学者结合实证研究与地方实践,就大食物观与粮食安全、智慧健康管理、农产品消费、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耕地保护等领域展开深入研讨。现场互动频繁,观点交流热烈,理论与实践交融,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了丰富启示。



40周年学术院庆期间,学院发展成果展、学术论坛、校友交流会、兼职教授及双创导师聘任仪式等系列活动依次开展。本次盛会既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十年办学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推动“大食物观与大健康管理”领域学术创新与实践融合的重要平台。学院将以四十周年学术院庆为新起点,聚焦学科建设与申博工作,深化产学研融合与跨学科学术交流,以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与支点建设,把经管这门“软学科”变成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硬科学”。
责任编辑: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