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到2022年,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四学生佘志远经历了两种身份:大学生和军人。2017年,大一的佘志远看到校内的征兵宣传,瞒着父母报名,两年后他重返学校,又在毕业前成功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走过这忙碌而又充实的6年时间,佘志远用《士兵突击》里的一句台词,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现问题。”。
从大学生蜕变成士兵
“我长大了,迫不及待地想独当一面。”其实,直到儿子通过体检,佘志远的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即将去当兵。虽然母亲很不舍,但他的父亲却很支持儿子的选择。走兵那天,佘志远没有让父母来送,大巴车发动,他坐在车里对着来送行的陌生人挥手微笑、向别人的父母道别。
新兵训练结束后,佘志远来到某南部战区陆军边防部队。在这里,他也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合格士兵的转变。“重装五公里,全副武装,负重25公斤,穿作战靴,刚开始腿迈不开,成绩自然是吊车尾的。感到脸上无光,我选择自行加练。”为了追上别人的脚步,佘志远在别人轻装跑三公里热身的时候,会自觉多穿一件沙衣,腿上绑沙袋。就这样通过挑战自我,克服体能心理极限,渐渐达到甚至超越部队的体能标准。
由于佘志远驻地在与越南接壤的一级口岸,主要负责管边、控边工作。白天正常战备训练,晚上着便装,潜伏在山上巡逻,扣押走私车辆。一次意外的任务,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一次老乡的橡胶地着火了,着火面积大概有半个足球场,过来寻求帮助,连队干部带着我们紧急出动,人手一个洗脸盆、湿毛巾、带着铁锹、砍刀、锄头,从就近的小鱼塘端水往山上猛冲,开辟出一条隔离带,阻止了火势蔓延。”佘志远说,事后大家都灰头土脸的,身上也都是树枝、草的划痕,但是很有成就感。后来,老乡还把家里出产的菠萝送到连队,感谢他们“守一方安宁”,他切身体会到“军民鱼水情”。
经两年部队生活的锤炼和沉淀,佘志远变得更加成熟有担当,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强的把控感,立志返校后脚踏实地,刻苦学习,考研提升学历。
原本想着不挂科,却考出好成绩
退伍回校后,佘志远的两个朋友已经上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与朋友的交谈中佘志远认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了明确的考研目标他选择转至软件专业。两年的学习空窗期,基础薄弱,难以融入课堂环境,思想上也亟待转变,面对陌生又复杂的软件专业课程和因转专业需要补修的十六门课程,佘志远毫不怯怕,直面种种困难,他用在军队中学习到的“三不相信”精神应对克服。
“学了不一定会,但是不学一定不会。”佘志远抱定目标——一定要跟上,期末至少不挂科。高数、线性代数、C语言基础,关关难过关关过。课堂上他选择坐在前排,听得更认真,和老师的互动也更多。课后他会主动跟老师交流,说明自己的情况,吐露自己在学习上的难处,老师们都很愿意跟他分享、帮助他。高数老师周宁琳在了解到佘志远的情况后,在每次演板后,都会来到他的座位旁问是否听懂,给予指导帮助。
“计算机专业编程实操很重要。有些课程网上会有视频,学习编程语言多动手去敲代码,慢慢地会形成编程思想。”大二那一年,几乎全年无休。佘志远不仅需要正常跟上大二课程,同时还得利用周末补修完大一学年共16门课程。周五、周六、周日晚自习都拿来补修高数,周六上午线性代数半天,下午C语言半天。周日上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半天,下午实验室科研课题任务半天。
佘志远原本只是抱定目标——不挂科,但期末却出乎意料地拿到了高分,并在大三学年拿到了学业奖学金。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总有人要上中科大的,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呢?”当确定好目标院校和专业后,佘志远从大三寒假就开始早早地做好适应性训练,保持假期停课不停学的学习习惯,提前准备好考研所需要的复习资料。寒假结束后正式投入考研大战,把学习阵营挪到图书馆,严格把控手机使用,八点到馆,晚十点离开回宿舍。
复习备考过程中面临的数学题太难、专业课不知从何处着手、英语阅读看不会,他习惯自己去做,在做的过程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学习进度有快慢,在自己的节奏里纯粹学习就好。复习备考的一年时间战线太长,短期看不到成绩,期间难免出现心理波动,我习惯去操场跑步,打打拳挥洒汗水来释放压力。”佘志远说。通过不懈地努力,佘志远成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
佘志远说,人就不能过得太舒服,他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为了退而求其次,这次他成功了,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应对。
责任编辑: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