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记者许旷、通讯员郑轩)7月10日至11日,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汉举行,聚焦“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题开展协商议政。
省政协常委、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彭育园代表省政协教育界作协商发言。
彭育园介绍,对标先进省份,我省打造国际科教合作高地存在四个“有待提升”,即:全面统筹推进有待提升、转化效能有待提升、平台能级有待提升、人才循环效率有待提升。
彭育园认为,破局关键在于实现制度型开放,打通“基础研究—跨境转化—产业出海”链条,着眼解决创新所需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问题,从重构创新政策、重塑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服务四个方面统筹发力,加快构建国内一流创新生态,为打造国际科教合作高地提供根本保障。
彭育园代表省政协教育界建议:
聚焦人才双循环的“阳光”,优化科教人才流动与激励政策。整合我省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引才渠道,完善全球引才矩阵。
立足高能级平台的“土壤”,打造国际科创走廊。统筹建设湖北国际科教合作的境内关外窗口区,对接“51020”现代产业集群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教育、产业深度融合。
着力创新生态的“空气”,破除制度壁垒,营造开放包容氛围。试点“负面清单+国际通行规则”管理模式,聚焦成果跨境转化和服务产业出海,开展“国内特色班”“境外就地培养”。
围绕创新服务的“水分”,强化成果国际转化服务。坚持“政府引导、专业管理、市场运作”原则,加快重构孵化平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跨境成果转化机制。
原文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272868/3839691/0?w=1752656702131&uik=ULLktNTf&share_plat=qq&sec=e4970040&contentType=5&historyba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