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加强对非遗的研究和创新性转化

作者/摄影:明海英 张传娟 审稿:党委宣传部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 点击量: 日期: 2024-12-19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张传娟)11月30日—12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工业大学举行。

  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自才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传承“因工而生、因工而兴、因工而强”的家国情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绿色理念、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始终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上形成特色作为学校努力的方向。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查员胡双喜表示,近年来,非遗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学者们在非遗与思政、非遗与经济发展等多领域都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在国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等方面也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可喜景象。他希望以此为依托,加强对非遗的研究和创新性转化,使之更深、更透、更深入人心。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丁银河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国内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加强非遗保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恩施玉露:让非遗文化从纸上落地‘活起来’”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边界”“地域文化名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载体作用”等主题分享研究成果。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华倩、副教授陈红军主持主旨报告。

  分组讨论环节,与会师生从不同的视角、领域等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展开了研讨。来自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10余位学生围绕工匠精神、非遗数字化、非遗知识图谱、红色非遗资源、非遗与思政课等话题展开讨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邢起龙、教师严可主持小组讨论。

  研讨会还就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24年度开放基金举行了立项签约仪式,丁银河以及相关项目负责人签约。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裕东主持签约仪式、小组汇报和闭幕式。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陈强强、刘冲分别汇报分组研讨。


  闭幕式上,丁银河向与会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对会议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指示,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2/t20241206_5817425.shtml


责任编辑:张莱
扫一扫分享本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