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武汉客户端】湖工大教授20年攻克关键技术,为地下工程穿上“保护衣”

作者/摄影:史凡 李雄风 审稿:陈凌 出处:党委宣传部 点击量: 日期: 2024-08-17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6日讯 自2006年入职湖北工业大学,苏英教授就组建了防水工程交叉学科团队,用20年时间攻克“地下工程结构混凝土防护与修复关键技术”,近日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苏英教授在给学生们讲课。

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苏英介绍,我国地下空间开发面积年新增超2.5亿平方米,是开发规模、数量及难度最大的国家。混凝土结构作为地下工程的核心部分,存在基体抗渗抗裂不匹配、表面防护材料易失效、病害检测与修复难的行业共性问题。

苏英教授团队的近20位老师,涉及土木工程与材料学两个学科的交叉。苏英告诉记者,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是材料,要把材料建造成具体的结构状态,离不开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以及后续的施工方法、技术等。整个土木工程的造价,60%以上是材料成本,材料的品质、选材决定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寿命、耐久性等。

“地下工程结构较地上工程更加复杂,面临高水压、动荷载、强侵蚀等复杂环境。一旦出现混凝土开裂、结构渗透、污水侵蚀等问题,危险系数高,原因难排查,维修难度大,维护成本高。”苏英带领团队深耕工程与材料交叉学科领域,开发结构混凝土防护与修复关键技术,期望优化建筑材料,从根源上规避地下工程的各类安全问题。



苏英教授指导学生实验。

“我们如今的创新性成果,就是在一遍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过程中演变而来的。”苏英介绍,地下空间的作业环境复杂,团队要经常出入环境恶劣的工程现场考察,一次调研五六个小时。采集样品后,再回到实验室深入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再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验。由此往复,团队形成了集结构基体强化、表面防护增效、安全运维保障于一体的地下工程结构混凝土防护与修复技术体系。

多年来,团队与中铁十一局、中建三局等单位解决工程一线问题,研发出水下多模态巡检机器人、交通隧道雷达智能检测关键装备,并开发了混凝土结构微细裂缝高渗透注浆、潮湿基面高粘结修复技术,突破了地下复杂空间、带水作业环境下检测与修复难的行业共性问题。

目前,项目相关成果已在超大型地下综合体、深层污水传输隧道、大直径盾构隧道、高地热隧道等80余项工程得到系统性的推广应用,包括亚洲最大城市综合体——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国内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武汉大东湖深隧等工程。

湖北省技术交易所对项目评价:“项目开发了高强大体积混凝土高抗渗高抗裂一体化技术,多介质侵蚀、动荷载及高地热等复杂服役环境下结构混凝土防护技术,高渗透聚氨酯注浆及潮湿基面高粘结环氧树脂修复关键材料与应用技术。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混凝土高抗渗高抗裂一体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汪洋 通讯员史凡 陈凌)


责任编辑:陈凌
扫一扫分享本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