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作者/摄影: 审稿: 出处: 点击量: 日期: 2011-11-03

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文章出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3

在绿树掩映、浅草青青的武昌南湖之滨,湖北工业大学主校区的工字型大楼赫然矗立在眼前。看,绘图架前,神气凝聚、气宇轩昂;听,书声朗朗,传道授业,余音不绝;行,莘莘学子,谆谆慈师,人影穿梭……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2002年由湖北工业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在校本部运行的独立学院。学院在共享校本部资源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硬件上台阶、软件上水平,发展思路特色化、教学管理科学化、后勤服务优质化”的目标要求。学院从规划、筹备到运行,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小到大的成长。如今,一所新型学院正以其勃勃生机展现在人们眼前。

培养应用型人才

考试结束了,同学们的心情却并没有放松。明天,他们就将开始为期一周的金工实习……

暑假还在继续,校园里就已经沸腾起来,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比气温更高的是同学们接受英语强化培训的热情。

成立之初,学院就明确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索与实践新的办学模式、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办学特色,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瞄准湖北及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遵照“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强化能力,适应需要”的原则,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在总校的指导下,学院在学生培养上,与校本部统一质量要求;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实践环节。此外,学院还积极推行多证书制,将计算机、英语、岗位技能考核与学业挂钩,培养有技能、宽口径、广适应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倾力的教学投入

在数字式化语音室里,在计算机房里,在电子阅览室里,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端坐在屏幕前,以不同的方式汲取着知识……

在—台台的机床前,在一排排实验台前,在一架架仪表设备前,同学们或认真聆听老师讲解,或埋头记录各种程序操作

学院董事会深知“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一方面依托校本部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广纳贤才,意在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门类齐备的师资队伍。同时,学院还注意改进实验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并投入专项资金开展特色教育,专门成立了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人文素质教育办公室。

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实际性和社会性,对此,学院结合“合格+特长”的培养新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进一步提高硬件水平,近两年学院已投入11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全面的学生管理

计科班胡义同学的家长来学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大楼遇到正在巡视的教学督导刘老师,家长大吃一惊的是,在刘老师那里完整地记载了胡义的出勤学习情况……

“我们就希望学校管得严一些,这么细的管理,我们做家长的,就放心了”,家长这样说。

针对学生的特点,学院坚持“从严治校、从严管理”、“积极引导、积极促进”的两大原则。一方面聘请大批退休教工任专职班导师,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实行“早点名、晚查寝”的制度,并在学生宿舍派驻辅导员,全天侯的管理。学院通过建立学生宿管通报、学生档案、学习简报等制度,将学生、家长、学院相结合,形成管理网络。每年新生入学后,学院都专门组织专家开展人文素质讲座,开展学习经验、方法交流活动,同时大力扶持各种社团的建立与发展,意在通过正面的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综合素质。

初见成效的办学效果

学院办学的时间不长,成绩效果尚需时间见证,但仍有不少亮点值得圈点。2003年12月在全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该院02级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为53.15%,较之与全省合格率高出了12.7%,较之本部高出3.89个百分点;其中,成绩优秀74人,占通过人数的43.78%,高出省平均水平7.23%,高出校本部5.96%。

学院还多次组队参与校本部的各项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2003年校大学生辩论赛中,学院荣获团体第一名;在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学院荣获团体第三名,其中一人获二等奖,两人获三等奖;在校第十届大学生科技学术作品赛上,学院有一件作品获一等奖,一件作品获二等奖,两件作品获三等奖;在首届校大学生读书节活动中,学院的中、英文演讲均获得组织奖等。

展望未来,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工程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愿同心同德,携手共进,为众多学予构建一所多层次、高质量、有特色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湖北日报》2004.6.10A3版

责任编辑:
扫一扫分享本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