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香港大公报]湖工大依托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湖北工业大学校长熊健民教授谈办学定位与创新

作者/摄影: 审稿: 出处: 点击量: 日期: 2011-11-03

[香港大公报]湖工大依托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湖北工业大学校长熊健民教授谈办学定位与创新

文章出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3

在高票通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核评议后,5 月13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申请将湖北工学院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的报告,成为这个省今年唯一更名为大学的院校。湖北工业大学在高校林立的湖北不断发展、壮大,校长熊健民教授一语道出个中缘由: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人才,办出鲜明特色。

创新思维 培养人才

正是这一办学思想驱动,湖北工业大学创新思维,围绕着服务地方经济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围绕着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实用型人才。

湖工大把重点放在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着力研究湖北经济急需应用的项目上。目前学校开办33个本科专业,拥有19个硕士点,10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训中心。学科基本覆盖了湖北省传统支柱产业和正在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并与省内各行业、各地市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发酵工程学科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领域中已形成鲜明特色,在华中地区有较大影响。艺术设计学科是湖北同类学科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入选中国精品学科。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是原国家经委扶持的全国首办学科。

学校的办学定位,吸引众多湖北知名企业纷纷将研发基地设在湖工大。随着枝江酒业、广济药业、武汉华珍等一批公司的驻校,不仅带来了项目、资金,更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200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湖北工业大学获得湖北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9项成果,全部是与湖北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应用技术。

知名企业 进驻学校

除了直接为湖北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服务,湖工大主动承担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培养“双师型”师资的任务,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

面对近年来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难,熊健民教授这么认为:“现在大学生分配难,难点不是社会需求,而在于‘产品’不对路。高校培养人才怎样给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关键,湖北工业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社会最需要的、需求量最大的就是这类人才。”连续8年,湖北工业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得益于这一定位。

培养以工程应用型为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湖工大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学校探索了一条思想素质、工程素质等相结合,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为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学校建成1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投入2千余万元在校内建成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教师指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促进素质、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湖工大学生在全国性竟赛中经常捧杯,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上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在全国“未来艺术设计师”竟赛上获得惟一一个特等奖。

毕业学生 深受欢迎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规律,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实际,创立和完善以大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打造“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这使得学校毕业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分得出去、沉得下来、出成果快,因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04年元月,在湖北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不到一年的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杨永康,被评为技术开发标兵,公司还奖励他一台价值十几万元的轿车。20年来,湖工大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近3万名急需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在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上,都活跃着大批湖工大毕业生的身影,对湖北经济发展起了强大的驱动作用。

面对湖北工业大学未来的发展,熊健民充满了信心。他说:一是通过全校师生广泛讨论,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二是面对社会需求反映出的对教育供给区别和来源的调整变化,兴起新一轮教育改革,使学校内部自我完善机制不断成熟;三是加快多种成份组合,融进企业、事业和外来经济的成份,使学校人才培养和使用更接近社会需求实际;四是加大学校教育国际化步伐。这一系列措施,将使湖北工业大学在新平台上争取更大的发展机遇。

香港《大公报》2004年9月16日A31版

责任编辑:
扫一扫分享本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