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赋能国家绿色未来。你以为这是一堂专业课吗?的确是,但这同时又是一堂思政课。4月21日,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前夕,湖北工业大学为电气工程学科的大学生专门开设了一堂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赋能国家绿色未来”为主题的思政通识课,邀请电力领域院士、专家、学者组成授课团队,通过课程导入、主题环节、经历分享和课程小结等四个环节展开,一起探讨高校应该如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这也是该校2022年《追梦》思政课第一讲。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领域专家陈维江与学生交流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电力工业和电气工程学科未来发展的认识,“电力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终端能源消费脱碳的主要形式,电气工程学科高等教育要接受严峻的考验,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在学科、体系、设计、基础理论创新、应用技术创新,乃至于战略创新各个方面下功夫,培养出一大批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才。”

课程主讲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晓星教授带领团队历经十年,自主研发的环保绝缘气体开关柜将进入大规模应用,可减排二氧化碳99.99%以上。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探索,指出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构建,仍存在着一些“卡脖子”的关键问题,需要各个专业方向集中力量奋力攻关。他说:“要以科研带动行业技术的进步,以新型电力系统构筑能源领域的‘绿水青山’,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责任与使命。”
“用好科技创新之笔,书写‘双碳’绿色答卷。”该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武明虎说,湖北工业大学的“双碳”科技行动涉及到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2021年以来,学校承担与“双碳”相关项目达3130项,占比所有项目的49.3%,希望大学生能加入老师们的研究项目,通过学校的科技创新行动,贡献青春力量。
这些介绍让在场学生激情澎湃。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以时代为己任、以使命为召唤,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领域绽放绚丽之花。
【原文链接】http://news.hubeidaily.net/hubeidaily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944011&cId=0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