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财经2025-10-10 17:14
支点财经讯(记者 张艺涵)10月10日,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贺行洋在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工业大学作为全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通过系统性改革,学校累计完成成果转化3000余项,合同金额达11.8亿元,超过改革前20年的总和,其中70%的成果在省内落地转化。
面对高校科技成果长期存在的“不能转、不敢转、不愿转、转不快”等痛点,湖北工大实施了五大改革举措。学校对负面清单外的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权,使科研人员与学校共享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破解“不能转”;将学校在转让许可中的收益比例固定为4%,激发“不愿转”;将成果类资产单列管理、免去评估环节,实现“转得快”;建立尽职免责制度,消除“不敢转”;并推行“先转化后收益”模式,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配合改革,学校同步推进五项配套措施:在职称评审中单设成果转化通道;建成79个校企联合平台和1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百名博士入百乡进百企”的“三百工程”;建设7个开放共享的中试熟化平台;并组建专业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改革有效激发了科研活力与转化效能。四年来,学校科研人员新增创办企业50多家,涌现出多个成功案例,包括张晓星教授团队技术在襄阳作价入股、刘滨磊教授创办生物科技公司推动新药研发、胡培教授团队建成全球最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等,形成了教学、科研与转化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原文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634568/4161093/0?w=1760601680281&uik=uyDtwIMl&share_plat=qq&sec=d85703b2&contentType=5&historyba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