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介绍项目应用情况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陈凌
7月12日,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一间高大的厂房内,千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刚刚收工,一种黑色粉末被打包进铝制袋,将运往韩国。这是武汉启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接到的首笔海外百万大单。目前,生产线已实现稳定化量产,年产值逾8000万元。
这条生产线是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胡培科研团队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成果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同类产线。在这条生产线上,配比好的磷、铁、钠等原材料经过研磨、喷雾、烧结、粉碎等环节,变成定制化的钠离子电池正极产品。
正极材料是电池核心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性能指标。相比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锂电,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低、低温性能好、稳定性高,正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
生产线一角
胡培介绍,他从博士后阶段就一直瞄准钠离子方向深入研究,2021年4月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湖北工业大学后,围绕聚阴离子路线开发,解决聚阴离子复合磷酸铁钠应用技术瓶颈。实验室验证表明,相较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在极端温度下仍可保持稳定,在所有安全项目测试中,均未发现起火。钠离子电池充电速度是锂电池的3到5倍,可实现5分钟充电80%。更重要的是,我国锂资源缺乏,对外依存度超过七成,亟待研发出新的储能资源进行补充或替代。
去年9月,胡培团队以技术作价入股武汉启钠新材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启钠”),建立千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经过近一年的磨合,宁德时代、双登集团、力神电池等客户反馈,产品性能卓越。
生产线的快速投产,得益于团队在技术路线开发方面的领先,也与一项成果转化改革密不可分。
产品包装好准备送往下游企业
“我们在一年内完成了5轮风险投资,共融资1.37亿元,学校把成果完全交给我们支配,明显感觉到转化更加轻松、便捷。”胡培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个老课题,几年前,他有项技术刚刚突破不久,就有企业找他转化,但当时投资方一听到是学校的产权,涉及成果评估、市场询价等繁杂的手续,转化时间长,就不愿意来投。
2020年10月,湖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直面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愿转”“转不快”等痛点、难点问题,实施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权,最大限度让利科技人员,固定收益分成——学校仅提取4%的收益或10%的对应股权,其他收益全部归成果完成人(团队)所有。为帮助科研团队打消顾虑,学校还建立了科研团队尽职免责制度。
2023年,“武汉启钠”获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等央企以及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投资,完成5轮上亿元融资,荣获2023年度光谷瞪羚企业高价值十强企业,入选2024年度第一批湖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据了解,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相对锂离子电池仍存在不足。同样体积的钠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低,蓄电量远不如锂电池。基于这些客观因素,钠离子电池能在双轮电动车、老人代步车等小动力领域发挥作用,未来还可大规模应用于储能领域,助力能源安全保障。
胡培介绍,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武汉启钠”将开建万吨产线,打造集科研、检测、工业展示、科技孵化等各项配套功能协调统一的产业基地,进一步奠定国内最大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制造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