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网
【长江日报】宿管大叔是个作家
作者/摄影:汪洋  审稿:陈凌    出处:党委宣传部   日期: 23-07-28 10:44  

宿管大叔是个作家

彭勇正在电脑前写作。

通讯员李雄飞 摄

扫码看视频

 

□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通讯员陈凌 李雄风

读初中时就爱好读书写作,彭勇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30余年来,他走南闯北,四处打工,对文学的热爱却始终未减,先后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等2000余万字。

如今,彭勇在湖北工业大学做宿管员,工作环境更有书卷气息,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写作,“写作是我唯一的爱好,我会永远写下去”。

■ 打工一天收入8元,他花64元买书

彭勇1972年出生于湖北孝昌县,他的文学梦萌芽于初中。当时班上有同学订阅了中学生文学读物,他常常借来阅读,一本又一本,每期都不落。读得多了,他就尝试着自己写作和投稿,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

读高中时,阅读的书籍更多了,他最爱《读者》杂志,还有席慕蓉、铁凝、亦舒、余光中等作家的书籍。

“我认识他那会儿,他就开始写作了,当时好多读者给他写信啊,全国各地都有笔友。”说起丈夫彭勇的写作经历,一旁的夏彩霞开口说话了,在她眼里,丈夫是一个肚子里有“墨水”的人。

少时家贫,彭勇未读完高中就外出打工了,跟同村人一起来到东北,成为“孝感抹灰队”的一员,每天穿行于城市和村庄,承接新房的水泥砂浆抹灰业务。

“东北三省大一点的县城几乎都去过了,也去过天津、广州等地。”彭勇回忆那段岁月,每天5时天未亮就起床干活儿,到了晚上8时才回。只有当刮风下雨或者设备出故障的时候,工人们才得以休息。

休息的时候,工友们最喜欢聚在一起打牌,彭勇却从不参加。他常常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捧一本书,从早读到晚。他尤其喜欢台湾作家罗兰的文字,曾经花了64元买齐了整套的《罗兰小语》,而当时他做一天工才8元钱。

那一时期,彭勇写了不少诗歌和散文,文中出现最多的是故乡、母亲、爱情等。“多年在外漂泊,实在是厌倦了那样的生活。”说到父母,彭勇黯然神伤。“他们已去世多年了,父母不在了,故乡也就渐行渐远,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 笔耕不辍数十年,他成为省作协会员

东北天气湿冷,10多年来辛苦劳作,彭勇患上了风湿病,肠胃也不好。不过在彭勇看来,打工的经历虽然苦,却也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不少素材。

2003年,彭勇花一整年时间写了一本小说《东北风》,聚焦东北泥瓦匠的生活。当时没有电脑,他用钢笔在方格信纸上写作,一字一句写下10多万字。遗憾的是后来搬家,手稿全部遗失了。

因为身体不再适合外出打工,彭勇2016年来到湖北工业大学,成为艺术设计学院的一名宿管员,妻子则是这里的清洁工。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宿舍楼一楼的闸机口,左侧一间由学生宿舍改造的10余平方米房间,就是他和妻子办公的地方,吃饭、住宿也都在这里。

打开笔记本电脑,凝神敲击键盘,彭勇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许多串学生宿舍的钥匙,暑假期间,学生大多离校了,彭勇有了更多时间写作。

10多年前,彭勇就曾在《长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散文。近年来,也有多篇作品发表于《武汉文学》等刊物。多年笔耕不辍,彭勇成为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武汉散文协会会员,去年又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他没有别的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写作。”妻子夏彩霞说。不过在学生宿舍楼工作,只要楼里面还有学生,他们就得守在学校,多年来他们已习惯这样的生活。在夏彩霞看来,夫妻能够相守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陈凌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上一条:【大武汉】这群大学生进深山入农户,“苓”距离传承中医药文化

下一条:【极目新闻】“宿管作家”彭勇:藏在宿舍楼内的质朴文学梦

 

教育部 | 科技部 | 湖北省教育厅 | 湖北省科技厅 | 人民网 | 新华网 | 科技日报 | 中国教育报 | 中国青年报 | 湖北日报

湖北工业大学宣传部主办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